NYU是我美麗而又羞澀的夢
——紐約大學申請感想
從去年八月份簽約沃爾德的美加聯申,到前幾天收到NYU的錄取,很難想象自己是怎么從這段這段艱苦但難忘的日子中走過來的。有感而發,記刻下這半年以來的或辛酸、或狂喜又或者有些許借鑒意義的感想。
深大人的逆襲
這次斬獲NYU的錄取真的可以說得上是“逆襲”!作為非985非211的普通大學背景(深圳大學,經濟學專業),我沒有非常高的GPA(3.3)和過硬的學術背景,雅思7分(小分全部過6),GMAT(630)成績也一般般。不是因為申到的學校有多么牛逼,而是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我的汗水、信念和奮斗貫穿始終!
把不完美做到完美
我自身的條件有限,但是我還是盡心盡力做好每一個細節,希望能把本身不完美的自己盡量“打造”地完美一些。文書,包括PS和VC、實習證明、榮譽證書是申請過程中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所以,在文書老師對我的素材采集當中,我花費了相當的時間去寫作和構思;我把自己的selling points放在了實習上面。我特地把實習時間延長,并且每天記錄下和整理自己做過的工作,方便真實、詳細得羅列在我的實習證明當中。而在整個申請的過程中,我和沃爾德的老師們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系。老師們需要什么資料,我就馬上去準備什么資料,絲毫不敢有半點怠慢。從準備文書、在校證明、成績單等資料到去自己實習過的企業蓋章、弄實習證明,不知跑了多少回。
這過程中的苦澀、艱辛恐怕只有我自己知道
這就是我的備考過程——每天早上七點前起床,七點半第一個進圖書館,到晚上十一點以后,每天在圖書館學習的時間超過12個小時。這樣的節奏已經維持了半年之久!很難想象自己是怎么挺過來的。
八月到十月中旬,是我全力攻克語言關的階段。剛開始,我是一邊實習工作一邊準備雅思,在白天上班的間隙和晚上回家的時間背單詞,練寫作。最終在十月中旬的二戰中獲得了7分,而且小分全部在6以上。
十一月以后的備考GMAT是我收獲最大的過程。GMAT考試被公認為中國考生難以越過的一道坎,要考好G要的不僅僅是勤奮刻苦,還要有符合商學院的思維方式,和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三月底,三戰GMAT,最后我達到了一個能夠接受的分數(630,Q:50;V:25)。3月25號考完,之后馬上送分給學校,3月27號便等來了好消息!
既然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那么還有什么可懼怕的呢?在接到這封重磅級的錄取之前,我已經足足收了十多封拒信!當3月27日早上,我接到James的電話,“I am going to tell you a good news”,他用英語把紐約大學的錄取讀給我聽時,我高興地不能自己,我反復問他,“是真的么?你確定么?”James回答我:“Yes,I’m sure!”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足足大半年,我不敢懈怠,也只有那一刻,我猜松了一口氣。我讓James也把這個消息告訴媽媽,她在整個過程中最體貼我、最關心我,也對我付出最多。此刻,我只想把喜悅與她分享!
生活還要繼續
一年之計在于春。對我來說,如今在這個2014本科畢業之年的春天拿到NYU的錄取只是一個開始,一個新的起點。一日之計在于晨,現在的我依舊喜歡用鬧鐘讓自己早起,每天往返于宿舍、圖書館和運動場之間。我還有很多東西想學,更有很多東西要學。往后我還有更高的目標!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沒辦法,我停不下來,奮斗已然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
最后,我想感謝沃爾德留學,特別還要感謝我的申請顧問James,美國組的文案Kevin老師,還有加拿大組的文案Daisy老師,感謝他們在為我申請過程中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