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郵件是必不可少的溝通方式,而對于留學生來說,郵件更有可能影響到導師對自己的印象,因此,掌握郵件禮儀是非常之重要的,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學基本的郵件禮儀吧。
首先,讓我們從基本的郵件禮儀學起!
郵件主題和標題——郵件主題(subject)不需要寫自己的名字。而且一定要簡潔易懂,好能有效的反映出郵件的主要內容。但慎重選擇將“要求”或者“數字”寫入其中,比如:“urgent request—immediate response needed”或者“Question about 3009 assignment ”。因為所謂的“要求”可能會被無視,而且還容易被當成垃圾郵件。
稱呼——安全的開頭方式是用"Dear Professor XXX"。這樣的話你就不會再考慮這個教授是不是個博士或其他,并且當你稱呼你的女教授“Ms”或者“Mrs.”也不會顯得像是個性別歧視者。或者用Hi/Hello Professor XXX 來做開頭也可以,不過取決于郵件的正式程度。
正文——發郵件的目的不同,正文內容的措辭自然會有所區別,但一些基本思想是相同的——清楚簡潔是好的!自己的人生哲學或者血淚經歷什么的就可以先收起來了,要是你實在想找人傾訴,推薦私聊!
而如果你要在郵件中向你的教授或者上級提出問題或請求,就更要注意用詞和郵件行文的結構。這里可以遵循“消極的禮貌”(negative politeness)這一法則。
常用的策略有:主動提及對方非常非常忙碌,可能沒有時間滿足自己的請求(也就是給對方一個臺階);多用if句;多用過去時態:
1.多用I was wondering if(用was,而不是I wonder或I am wondering)
當然,打交道多了,可以不必拘泥于此。例如也可以說I wondered... 甚至shall we... 如果是自己的導師,或者工作往來很密切的教授,一天到晚說“I was wondering if”,過分禮貌,其實也挺奇怪的,便可多用would it be possible,以便從語法上規避直接牽涉到“人”,這樣可以減輕對方的壓力。
例如:(隱含的意思在括號里,但不可明寫出來)Would it be possible (for you) to arrange an appointment (for me) some time?
2. 避免使用I want和I would like,實在要用,就用I would love。壞,也要用I wanted代替。盡量避免使用“please”,因為“please”暗含了自己的期望,會給對方壓力。
提出請求后,一定要論證自己的請求是合理的。常用的方法是:展示自己已經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實在是迫不得已,無路可走了,才來求人。或者,要表明自己對對方的工作了如指掌,而請求正是建立在這種了解之上的。
其他注意事項:1、不要都用大寫字母來寫,因為這是一種在郵件中表達憤怒或者其他強烈的感情的方式。大寫的字母會給收件人人一種被人亂喊的感覺。
2、慎用表情符號和微笑符號。注意語氣,寫給教授的郵件不要像你在朋友留言板上的留言一樣。
3、在郵件中表現出禮貌和友好很重要,但是要適度,不要搞得像是在阿諛奉承。
4、單詞拼寫!拼寫!拼寫!(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5、后,在正式郵件中千萬不要和你的教授開玩笑,多好笑都不可以!
結束語——在郵件開頭表示感謝一般是表示對對方過去付出的感謝,而在郵件結尾處表示感謝是對將來的幫助表示感謝。事先表示感謝,能讓對方在行動時更主動更樂意。
例如:
較常見的結尾句: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cooperation/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如果你寫到任何會對讀者產生負面影響的內容,可以用用這句: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如果是在尋求機會或是福利,例如你在求職的話,這句做結尾也可以: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如果你在郵件開頭已經謝過了讀者,你就可以使用這句話,但是因為他們的幫助,你可以著重再次感謝你們的付出。
Thank you again for everything you've done.
落款簽名——后的簽名也很重要。每封郵件后都要感謝教授抽出時間來幫助你,并以“Best Wishes、Regards”來結尾。(或者其他相關的正式語,但是要用友好的語氣。)然后簽上你的全名,盡量不要用昵稱。
回信——如果你的教授屈尊給你回答或者發送你需要的資料,一定要告訴他你已經收到了。作為禮儀之邦的一份子,相信大家都是有這種基本素養。不要嫌麻煩或者耽誤時間,說不定,就能給教授留下個良好印象。舉手之勞,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