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不是在中國,許多從小養成的習慣或許到了英國就會行不通,中英兩國相關規則有差異,不能憑著“經驗“就貿然上路。建議各位來到英國的同學,能將了解英國道路安全知識作為一件重要的事情去做。目前也有一些英國大學計劃針對海外學生設立關于生活指南與道路安全的介紹項目。這也能看出道路安全對于留學生的重要性。
美國
美國政府將"行人優先、汽車讓人"作為交通規則的基本原則。行人只要一走上人行橫道,一切大小車輛必須停下來讓路。不少汽車司機在碰到行人要過馬路時,常常善意地停下來,揮手示意,請他們先走。
各個州都要求司機和司機副座上的乘客系安全帶,不過現在很多州更為嚴格,要求普通轎車的所有乘客都要系安全帶,否則被發現就要受處罰。例如加州,罰款高可到$200。
司機在街上看到接送學生的黃色校車時應格外謹慎,如果校車停下,司機必須停車,讓孩子們先過馬路。如果看到或聽到警察車、消防車、救護車的燈光與聲響,駕車者必須駛到右邊停車。即使駕駛者享有前行的綠燈,他仍應停車讓警車或消防車安全地駛過。
有關汽車信號燈的規則,世界各地互不相同。不過,在美國,夜間開車,不論是否在市區之內,必須亮著車頭燈--車前的大燈。
英國
在國內,騎自行車出行是比較方便的出行方式,但在英國,如果選擇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尤其要注意出行安全。
英國是為數不多的靠左側行車的國家,與國內靠右側行駛的規則正好相反,這對很多中國留學生來說需要有一個習慣的過程;此外,自行車一般是英國人的鍛煉工具而非交通工具,所以英國街道很少設自行車道,即使設立也非常狹窄,加上英國街道汽車車速普遍較快,所以在英國騎自行車尤其要注意安全。建議騎車出行時,在自行車上安裝能發光的設備,或穿上帶反光的衣服,以確保汽車司機在英國常見的雨霧天氣中能夠清楚地看到你。
在英國,過馬路時,如果有人行通道請一定要走人行通道。一般的人行通道都有交通燈,按一下交通燈的按鈕,等交通燈變綠之后再過馬路。如果附近沒有人行通道,在橫穿馬路的時候,一定在左右兩邊都觀察后,在確信兩邊都沒有車的情況下,才能過馬路,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與快速行駛的汽車去較勁,這樣的代價往往超過想象。
相對來說,在英國自由、方便的交通工具是汽車。雖然英國的汽車很多,但人們都非常遵守交通規則,所以在英國開車還是比較安全的。如果要開車的話,首先要有合法資格,一是年齡要達到17周歲,二是要有駕駛執照。目前,英國承認中國的駕照,中國駕照可以在英國合法使用一年,一年后必須換成英國正式駕照。由于英國都是右舵汽車,盡管有的學生持有中國駕照,或在國內開過車,但到英國后,還是建議跟教練學一段時間,這非常有必要。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英聯邦成員國,所以他的交通規則是沿用英國的,即司機座在右邊,車行的是左邊道。而澳大利亞的道路標志卻使用的是美國的道路標志,巨大的指路牌,綠底白字,警告是黃色的、禁止是紅色的,而旅游景點指示牌則一律絳底白字,規范。也就是說,澳大利亞是分別吸取了世界上發達的二個國家的交通管理方法。只要你識一點英文,能辨別一點方向,都可以順著道路、及道路指示,就可以輕易地在澳洲開車。
因為澳洲道路規則是靠左邊,所以人行道上或公共場所的行走規則也習慣靠左。英式道路規則的國家們,對學齡前兒童就早早告誡,穿行馬路時要“先看右、再看左”
在澳洲城市里,繁忙的行人路口都設立了行人紅綠燈,而在非繁忙的地區通行要道沒有紅綠燈,只設立了斑馬線。西方的斑馬線是行人專線,澳洲的交通規則規定,所有的車輛在駛近斑馬線時必須放慢速度,甚至離斑馬線還有50米遠,就在地上明顯地畫上長長的曲線,提醒駕車者放慢速度。只要發現有人剛踏上斑馬線過道口,就必須停車,讓斑馬線上的行人全部過完馬路后才能慢慢駛過。注意到澳洲的馬路口,人行道邊的地面上,用白色清楚地寫了個Look,并標了左右方向的箭頭,以示你在穿越馬路時請先看哪邊的車輛,注意安全,夠人性化的了!如需了解更多留學相關信息,可致電沃爾德留學中心咨詢4000-60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