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日報》報道,美國各族裔通婚案例頗普遍,華人與異族通婚的歷史由來已久。外f指與其它族裔通婚的人,女生被稱為外f女,男生則是外f男。外顧名思義就是老外,但對f字母的指代爭議紛紛,有些認為是飛的諧音,或foreigner的字母的縮寫。通常與異族通婚是女生,所以外f多被用來形容嫁給老外的中國女生。
如果華人女孩能多多欣賞周圍的同胞男生,也不至于讓那么多在美國的華人男孩為整日為找女朋友發愁。部分網友還將嫁老外行為上升到種族偏見高度。名為光武帝的網友還列舉一系列嫁給其它族裔的女明星,意在表明嫁給老外不是明智選擇。
另一派則持中立態度,認為批判外f女的一派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找不到女朋友就歸咎那些嫁老外的女生,或是沒能嫁給老外就說外f女崇洋。在加州大學攻讀跨文化交際專業的張同學表示,批判外f女實在沒必要,選擇伴侶是個人喜好,而且華人嫁老外也不是近一兩年才有的現象。她也舉出周圍女性朋友嫁給美國人,生活幸福美滿的例子。 參與討論的網友基本分兩派,一派持批判態度,認為嫁給美國人的外f女崇洋媚外,看不起中國男生。一些女生與高鼻子、藍眼睛的老外交往后,就變得只會說英文,就算與中國人交談也不講中文,甚至不再與中國朋友往來。還在社交網絡上曝光與外籍男友的親密照炫耀。
很多外f女看到網絡上的熱議跳出來表示,與其它族裔的男生交往或通婚是因遇到的本族男生都不能符合要求,曾經的伴侶也是華人男子,但都不合適。嫁給其它族裔的男性只是機緣巧合,并不是想通過婚姻達到某種目的或歧視本族男性。但也有很直接的外f女,一位鄒性女生表示,她無法接受中國男生的生活習慣和與父母的關系,例如婚后也要對父母言聽計從,無條件孝順。她更注重個人空間,這點與美國人剛好合拍。
關于外f女的討論也讓不少單身的華男在網絡上各抒己見,分析為何大量華女出國后都被老外搶走。名為tianzi的網友指出,大多數到美國的華人男子都是理工科學生,經濟條件一般,留學期間多數時間無非就是與試管、計算機屏幕這種機械器材打交道。所以情商低,也不了解女生的心,這是讓華人女子外流的重要原因。
另一種聲音卻反對這種說法,認為沒情調的理工華人男子只是一小部分,而外f女們總無視華人男子們的一面,無論如何努力都不能贏得華人女子心,這也是為什么有這么多男生在網上表達對外f女們的不滿。如需了解更多留學相關信息,可致電沃爾德留學中心咨詢4000-60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