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安全問題:謹慎做好預防 不必草木皆兵
2018.01.04 來源:沃爾德留學 瀏覽:1195
2017年,留學安全事件不斷發生,留學安全問題引發社會持續關注。近日發布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7)》指出,留學安全需要引起政府、社會、家長以及學子更大的重視。
所謂留學圈,是以海外學子為核心,學子父母、國外師生為外圍的圈子,它包括學子及其國內的原生環境和國外的留學環境。留學安全事件總能因其重要性以及個別重大安全事件的輿論引爆成為焦點,2017年也不例外。我們以留學安全為著眼點,從學子個人到學子所處環境來綜合分析影響留學安全的因素,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在留學生人數持續增長的當下,如何更好地確保學子的人身安全營造安全是社會的重要關注點。
留學安全話題不斷
學子踏出國門奔赴海外求學的那一刻,在父母與子女之間便系起了一條名叫“安全”的風箏線。這頭,學子常常會困在學業壓力、經濟壓力、工作壓力里;那頭,父母也時常因某些校園安全事故提心吊膽。2017年,留學安全繼續成為留學圈的主話題。
留學壓力如影隨形,總會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如失眠、脫發、自閉,甚至到某些抑郁病癥,這些都會影響到學子心理健康。留學生心理健康是2017年重點關注的內容。
在德國讀博的陳明康表示,自己在研究比較深奧的文獻時壓力很大。“當一篇15頁的論文花了3天還沒看到一半時,自己的時間壓力感就很明顯了。”陳明康發現身邊有很多同學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壓力。他說:“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留學是他們次真正遠離父母、家庭獨自生活。國內外環境不同,任何形式的壓力都會被放大,如果處理不好,就會逐漸積累,成為心理問題。”
此外,影響學子人身與財產安全的社會安全因素也是2017年留學安全話題的另一個側面。
近期在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遭遇的電信詐騙案引起了國內輿論的廣泛關注。相關人員表示,電信詐騙多是利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時空距離,編造學子的虛假信息,以安全的名義騙取錢財。
分析原因或可預防
針對2017年有關留學安全話題,我們重點分析了學子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學子人身安全的因素及應對措施。前者的產生原因不外乎留學環境的差異:文化、語言、教育方式、生活方式……后者則更多來自留學所在地治安狀況。就學子心理健康問題和人身安全問題,遠在海外的留學生們要注重時間規劃,重視平時多下功夫;要多參加社團活動,增強適應國外環境的主動性,尋找適合自己的留學節奏。
總的來說,學業壓力是影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而晚歸和大意是影響人身安全的主要原因。周周(化名)曾留學美國,現在他常常在豆瓣平臺上以“海歸組長”的身份分享留學中需要了解的一些安全常識。他告誡說:“學習方面,要踐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盡量提前規劃好一切。樹立目標時,要對自身能力有一個正確的判斷,量力而行。人身安全方面,盡量做到晚上不晚歸、不獨行、不去危險的地方,常常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系。”
近年來,一些致力于保護學子安全的網絡社交平臺興起,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劉某畢業于美國美利堅大學。他創立杭州優學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帶領團隊專門從事手機軟件研發,以幫助海外學子更有效地保護自身安全。結合自己的留學經歷,他認為,隨著留學生的增多以及各種留學安全事件的發生,十分需要有專門的平臺來幫助學子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其團隊就此提出了安全地圖應用,來幫助海外學子定位、了解自身附近的環境變化,如,周圍是否存在自然環境的惡化、火災、社會暴力案件發生等,進而及早做出反應。
大可不必草木皆兵
提到留學安全,既不必談安全而色變,也不能盲目大意。保證留學安全,就學子而言,時刻關注外在環境的變化,及時發現異常;在面對壓力時要放寬心態。而對于學生團體來說,更多的是相互幫扶。
在韓國留學的李麗(化名)表示,為了解決經濟壓力,部分同學會選擇去校外打工,而晚歸會增加安全隱患。她建議,必須要打工的同學不能疏忽大意,應盡量選擇白天相對安全的時間或結伴而往。
近年來,很多學生社團在留學生求醫問診、購物等過程中為他們做出安全提示,有效地保障其安全。在俄羅斯留學的小陳(化名)反映,國外的交通規則與國內有著很大不同,稍不留意就會造成安全隱患。他說,“為了更大程度地保障學生安全,校內的中國學生社團會定期發布相應的安全信息和警示。這不,前幾天莫斯科大學中國學生會還發布了‘新年臨近,注意安全’的安全貼士。”“留學不是閉關造車,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收獲新知。留學生既要保證自身安全,也不能因噎廢食,不必草木皆兵”。
更多多國留學資訊,敬請致電沃爾德留學中心4000 600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