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成績
華人重視教育,是有目共睹的。有教育專家說,華人對教育的重視遠遠高于普通美國家庭。美國人將家庭過半收入用于買房、交通,而華人將家庭一半以上收入用于子女教育,高出普通美國人家庭17倍。
很多代移民移居來美,大的心愿是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的環境,大的希望是孩子將來可以考上名校,畢業后當醫生和律師。這也造成華裔家長一味看重孩子在校成績,看重孩子將來在哪里就業。華裔大學生成績優異、就業良好也是必然結果。
拼就業
今年全美大學應屆畢業生面臨嚴峻就業形勢,半數人將面臨畢業就失業的困境。但是,華裔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的狀況比其他族裔要好些。今年的全美大學畢業生有很多人沒有立即進入就業市場或屈就服務員、收銀員等低薪職位,還有部分人畢業后選擇旅行沒有立即就業,也有人不停地更換工作打短工。一位加州的大學教授指出,按族裔區分的話,華裔大學生整體教育基礎、尤其是數理學科比其他族裔好一些,就業狀況也應高于全美平均水平。
從全美華人整體就業狀況看,華人就業有兩極分化現象,華人中有57.2%的人從事管理、軟件開發、會計等高級白領工作,這一比例遠高于美國的平均值32.4%。剩下的華人在從事廚師、服務員、收銀員、紡織工人等低收入藍領工作,這些低收入的藍領父母會把希望寄托在他們的孩子身上,希望他們努力讀書,改變命運,將來從事白領工作。
很多在美國生活的華人都會描述他們渴望的中產生活――滿意的薪水、城中的公寓、鄉間的別墅、每年的度假。只有找一份體面穩定、收入不菲的工作,才能滿足他們大的愿望。
提能力
華人移民美國已有160多年歷史,早年的移民,學歷不高,多靠打工謀生。在全美各地唐人街,靠小生意起家的華人比比皆是,有擺攤的、有開餐館的、有在超市打工的。為了讓子女不用每日辛勞,能夠在寫字樓里找到工作,成為真正的白領,華人對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視,對子女學業成績要求也極為嚴格。
很多華裔大學生被美國同學稱為書呆子,他們從小一味讀書,不夠獨立,不參加社會實踐,沒有團隊精神,不關心政治。美國學生一走進大學校門,就要開始獨立生活,租房、洗衣、做飯,樣樣都要自己解決,還有很多大學生已經不向家里要錢,學費靠貸款,生活費靠打工。一些家境較好的華裔大學生為了取得好成績,一進大學便埋頭苦讀,保持教室、圖書館、宿舍行走路線。他們一般不參加社會活動,生怕浪費學習時間,畢業后找一份好工作是他們的愿望。
華人要真正地融入美國主流社會,需要具備多方面素質,比如人際關系、服務意識、語言和形象等,更重要的是,了解美國社會。這需要更多華人父母改變觀念,不要一味追求成績。融入美國和成績一樣重要。如需了解更多留學相關信息,可致電沃爾德留學中心咨詢4000-60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