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精品视频16_免费a级片网站_午夜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免费毛片

  • 中國教育部認證出國留學機構
  • 中國留學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 美國大學注冊及錄取委員會成員單位

一樣的留學 不一樣的留學生

2013.07.17     來源:沃爾德留學     瀏覽:1043

他們擁有同一個名字留學生,但留學的歷程卻不盡相同:他從大學退學去留學,她初中畢業就遠渡重洋,而他則在事業黃金期放棄國內的一切去國外讀書。在留學大眾化的當下,他們并不是主流的留學人群,也不一定具備典型性,但他們在國外的生活,卻因為他們獨到的選擇,在某種意義上,更符合真正意義上對“學習”的定義。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或許能更接近主流的國外教育,而不是僅僅是去鍍一層金。


退學留學鐘道然

從人大退學到英國學藝術


習慣了鐘道然包裹嚴實的“櫻桃小丸子”發型,乍一看到如今這個小伙兒確實讓人眼前一亮。頭發全部向上聳立著,眼神明亮,白色T恤,黃色褲子,著實像換了一個人。


眼前這個鐘道然,全然沒有2012年出版《我不原諒一個90后對中國教育的批評和反思》時扭曲的痛苦和無奈,而是多了幾份從容和自信。


選擇藝術并愿意為之堅持一生


鐘道然畢業于人大附中,一直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好學生。2012年,正在讀大三的鐘道然出版了《我不原諒一個90后對中國教育的批評和反思》。書中闡述了他對中國教育的看法。


后來,鐘道然從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專業退學,開始申請英國的大學。他選擇了個給他發出錄取通知的曼徹斯特大學“戲劇與影視”專業。


從經濟學到戲劇如此大的改變和跨度是為了什么?鐘道然說,他向面試官重點表達的就是自己對于戲劇,特別是喜劇的熱愛,并聲明“藝術是自己愿意為之堅持一輩子的事情”。


在曼徹斯特大學學習了一年的鐘道然,非常滿意自己當初的選擇。他說,自己這一年的時間都在享受曼徹斯特大學帶給他接連不斷的精彩。


改變外在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高中到大學期間,鐘道然一直是蘑菇頭發型。雖然曾屢次被老師要求換掉這個發型,但他認為,這個造型代表了他內心真實的自我,因此拒絕改變。到了曼徹斯特大學,鐘道然似乎獲得了內心的解放。他“先斬后奏”地把頭發染成了濃烈的粉色,在左臂上做了拉丁文紋身。鐘道然解釋稱,紋身的內容是“Either you willfind a way,or youwillmakeone。”(找到一條路,否則走出一條路。)


在視頻中看到兒子把頭發染成了粉色,鐘道然的母親王女士著實吃了一驚,但轉念一想,也感覺欣慰。“這至少說明他愿意改變自己了。”王女士說,兒子出國一年回來后,感覺變化非常大,不僅比以前愿意說話,而且性格也開朗了不少。


對于自己外在形象的轉變,鐘道然如是解釋,“王爾德(英國劇作家、詩人)曾經說過,‘你內心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的外在就會裝扮成什么樣子,你的面具就是你的臉’。我所做的轉變,也是我內心的改變。曼徹斯特的天氣時常比較陰郁,我給這座城市增添一些色彩。”把頭發染成了那么扎眼的色彩,鐘道然獲得了更多同學的贊賞。“同學和老師都覺得很好看”。


英國教育無所拘束充滿新奇


鐘道然說,到了曼徹斯特大學之后,他才真正了解到什么叫創造力。“我在國內這么多年學的知識,非但沒有幫到我,反而嚴重束縛了我。即便有一些傳統文化的知識能幫到我,也不是在課堂上學的。”鐘道然提起中國教育,依然不改初衷地表示不認同。


提起曼徹斯特大學的教育方式,鐘道然就打開了話匣子。“上課的時候非常輕松,老師就是以互動和游戲的方式進行,比如表演課的老師要給我們做課程介紹,我還以為是講座呢,但發現其實就是做游戲。兩個小時的課堂,我們做了很多游戲,讓大家互相認識,進行團隊合作。還有一個即興搭訕的環節,比如老師說‘對不起,我惹怒你了’,然后我們就從這句話開始搭訕對方。”鐘道然說,這與國內的表演課完全不同,“雖然我沒有上過國內的表演課,但我想根據中國的教育慣性,無非是老師講解,然后讓學生反復地練習技巧。”


課上雖然很輕松,但是課下有許多小組討論和頭腦風暴,就是在短時間里大家針對一個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隨意聯想,“沒有人會笑話你的觀點太幼稚”。鐘道然說,這種學習的方式自己之前很少接觸,所以有些壓力,“在國內,發言之前都要掂量看老師是不是喜歡,同學會怎么看”。


親身經歷才了解優點所在


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鐘道然認為,學校里面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十分平等。老師們非常尊重學生的個性,“比如我把頭發染成那個顏色,在國內肯定要被老師批評了。”


此外,他感覺,老師們都非常有為同學們服務的意識,比如上課的時候,有兩個輔助老師,其中有一位女士是專門負責使用投影儀時開關燈的。“以前只覺得國內教育有種種弊端,想象國外的教育會有所不同。親身經歷了之后,才會真正明白西方教育的優點所在。”鐘道然十分滿意自己選擇了曼徹斯特大學,更滿意自己選擇了藝術這個學科門類。


與其他學生到了國外都愿意和中國學生待在一起不同,鐘道然在曼徹斯特大學期間,還結識了不少各國的朋友。


“國外的大學沒有班集體的概念,都是以社團的形式進行各種活動”,鐘道然雖然年在緊張地適應中,也和其他兩名同學一起組織了一個放映電影的社團。由于他在國內讀的是經濟學,因此他的主要職責就是管理財務。


遵從內心害怕太確定的將來


鐘道然曾經說過,叛逆的是在繁華的十字路口中間系鞋帶,也就是在一些緊要的關頭,停下來想一想。也許很多人認為鐘道然很叛逆,但記者眼前這個鐘道然卻充滿著追求自己喜愛事業的激情和活力。


出生于1990年的他,一直說自己身體里有兩個自己,一個是為了學業遵從考試原則的自己,還有一個是熱愛藝術的自己。他愛好非常廣泛,足球、藝術、表演、美學等。


聽到記者問他未來的打算時,鐘道然回答“寧可在摩洛哥的沙漠餓死”。這聽起來是非常文藝的表述,但也表達了鐘道然追求藝術的決心。他希望自己的人生是開放式的,需要堅持的只是對藝術和創造力的無限追求。


鐘道然說,他害怕太確定的將來,他還引用蕭伯納的話來解釋這一點:“不確定性意味著只有不確定是確定的。如果我禁錮了我的未來,我就禁錮了念想,如果我禁錮了念想我就禁錮了創造力。”


辭職留學鄭貴東

工作11年全家英國求學


工作11年,小有成就后,是否還有勇氣選擇出國?現任英國talkSPORT體育廣播電臺國際部總監鄭貴東就是這樣,11年后毅然辭職,帶著全家到英國開始了留學生活。與現在很多高中生的出國留學潮相比,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做出留學的打算,得到的和舍棄的都多了很多。


工作11年決定出國


鄭貴東曾經在山東淄博電臺工作11年,獲得過金話筒百優節目主持人獎、中國廣播獎、政府獎等。對于這些成績,鄭貴東全部拋下。2003年,通過考雅思,赴倫敦求學。


鄭貴東說,工作多年,終選擇出國,是因為“不喜歡溫水燉魚的感覺”。做媒體人一段時間后,往往都會遇到瓶頸。他說,期間他已經轉了行政崗位,負責一些管理工作。當時,“工作很好,孩子很好,房子很好,但是,還是感到恐懼”。因為看看身邊的同事,他便知道自己十幾、二十年后的樣子。鄭貴東說,他曾想過去中國傳媒大學讀研究生,“后來想,干脆走遠些吧”。特別是看了電影《諾丁山》后,他斟酌了一段時間,向往國外更加開放的視野,他決定去英國留學。


鄭貴東說,他曾在電臺做過雙語主持人,口語交流不成問題,他的雅思成績是8分,終被英國城市大學錄取,繼續學習傳媒。


而他的妻子也在3個月后到英國求學。夫妻倆把剛10個月的孩子留在國內,直到孩子4歲時一家才團聚。


打工融入國外社會


鄭貴東說,到了國外,才知道很多事情與之前的想象的不一樣。他以前認為,到了國外,可以先利用半年時間提高語言,但實際上,他從第三個月就開始打工。


很多低齡學生出國讀大學,一般家里會為孩子準備充足的物質基礎。鄭貴東說,有過工作經歷,特別是又有一定年齡后,在國外每天看著賬戶里的錢不斷減少,又無進賬,內心非常恐慌。初他甚至不知道要去哪里找工作。而他的份工作是在加油站做收銀員,一周工作2天,每天工作8小時。這份工作足以應付房租和吃喝,這讓他在國外求學時,心里踏實了起來。


鄭貴東說,雖然放棄了國內看上去很穩定的生活,但是也讓他了解了國外的同行是如何工作的。他說,自己在國外的生活一直很動蕩。他畢業后,一直在BBC做兼職,因為沒有招人的名額,他做了很多年的兼職。此外,還做過大學的中文老師,直到三四年前才開始回歸媒體。“我直到兩三年前生活才穩定下來”。


意外獲得教育收獲


對于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將孩子送出國的情況,鄭貴東說,他帶著整個家庭出國留學,也使得孩子接觸到了不同的國外教育。他稱此為“歪打正著”。


對于國內的教育,鄭貴東說,他今年特意讓大兒子在國內體驗了半天的國內小學生活。他沒有想到孩子的書包那么重,早上需要那么早出門上學。在數學課上,老師提問,兒子能夠回答并且舉手了,但是老師并沒有叫到他。在英國,如果有外國孩子跟班上課,老師一定會鼓勵他。因此,兒子對在國內上課還是感受到了遺憾。


不過,鄭貴東也說,在國外同樣面臨著考試和課外輔導。他說,兒子已經上5年級,很快要參加11歲的中學入學考試,也相當于國內小升初考重點學校。兒子希望上當地一所男子學校,學校只招收180人,但是已經有4000人報名。他也不得不給孩子請了家庭教師,讓孩子增加學習時間。


給別人更多的機會


鄭貴東說,留學生活使他學到了很多,認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也了解了外國人的工作方式。他說,很多英國人對待工作也是極其認真和拼命的,這種簡單純粹的工作方式令他喜歡。自己的留學經歷,也讓他知道需要給別人以機會,因此他在自己的部門還設立了實習崗位給一些留學生。


評價自己當年大膽的留學生活,他認為,對于職場中的人來說,如果是因為工作受挫而選擇出國并不提倡。他認為這種逃避式的出國留學,其實不能改變本質問題。


低齡留學劉宇心

放棄中考奔赴國外


從北京負盛名的小學、初中畢業,15歲的劉宇心并沒有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選擇繼續在國內讀高中,而是奔赴大洋彼岸,當起了一名美國高中生。一個人在異國求學,獨立面對文化、教育、生活上的種種差異,劉宇心的留學生涯過得并不輕松。這份經歷,讓這個小女生在短短兩年間變得成熟、獨立。


開清單列留學理由


“幾乎從我有記憶起,就有出國的愿望了。”劉宇心是個很有主見的姑娘,她笑言自己出國的想法一方面是受長期與歐美人一起工作的媽媽影響,另一方面是好似對英語有天生的熱愛和對國外知識的興趣。


劉宇心一直就讀于北京好的學校,小學是實驗二小,初中是人大附中,而且成績一直很不錯。她性格開朗,喜歡新鮮事物,是學校社團的活躍分子,還創立了一份中英雙語雜志……而隨著中考壓力的逼近,她這樣的行為多少會被視為“不務正業”。


初二快結束時,繼續備戰中考,還是準備申請留學?宇心從小根植于心的留學夢想也開始蠢蠢欲動。那個暑假,宇心和媽媽有了一次長談,表達了自己想留學的想法,得到了媽媽的支持。宇心的媽媽肖堰也早已開始通過各種朋友多方咨詢女兒的出國事宜。


肖堰給宇心和自己一人一張白紙,兩人同時在紙上列出留學的種種理由。宇心一口氣寫了20多條:更適合國外教育、獨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再看媽媽,也密密麻麻寫了很多,寫完后兩人再一對比,發現很多理由都很重合。于是,一場家庭會議之后,劉宇心正式啟動了留學準備。


主動出擊爭取機會


宇心回憶說,她真正下決心去美國讀高中時,距離學校的申請截止日期只有不到3個月。來不及參加各種語言考試培訓,宇心便開始倉促應對托福、SAT等出國考試。然而她在托福考試中遭遇“滑鐵盧”,連續考了兩次,成績并不是很理想。


更難的是申請學校文書寫作。在這個環節中,宇心次深刻體會到中美教育的差異。“每個學校的文書題目都不相同,非常個性化,有個學校的題目是這樣:假設現在是2060年,你正在寫一本自傳,已寫了200多頁,這時你會寫什么?”這種發散式的試題讓宇心感到耳目一新。她心里一喜:就喜歡這樣的教育風格!


出這道試題的學校是美國排名前20位的私立中學。等宇心完成申請該校的文書寫作時,卻發現已錯過了該校在中國面試的時間。她輾轉打聽到該校的一位招辦副主任要在當年11月來北京參加美國私立高中介紹會。在介紹會舉辦的酒店,宇心找到了那位負責人。兩人在酒店的沙發上坐了下來,從為什么要出國聊到各自的興趣愛好,越聊越投機,談話時間從原計劃的20分鐘一下子延長到近一個小時。交流結束后,這位負責人建議宇心繼續申請。


視頻交流緩解不適


20113月,宇心如愿拿到了這所美國中學之一的錄取通知書,就讀該校的9年級。5個月后,15歲的她次脫離父母的庇護,飛赴大洋彼岸開始留學生活。


母親肖堰與宇心做了個約定:每周一次視頻溝通。


初到美國,宇心看什么都是新鮮的。她迫不及待地去認識新朋友,去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還報名了學校的壁球隊,成為校隊一員。媽媽之前的種種擔憂在她看來簡直就是杞人憂天。她每天陶醉在新學校的種種新奇中,甚至每周一次與媽媽約定的視頻聊天都變得有些敷衍。


兩個月后,宇心遭遇到了留學后的次打擊。一天,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宇心像往常一樣端著托盤,在一張餐桌前準備坐下來,正在熱烈交談中的一個美國女孩忽然抬頭說:“我們都是美國人,你是直接從中國來的吧?好奇怪。”


那一刻,宇心次發現了自己的不同。在這所中學,亞洲學生很少,宇心所在年級,當時就她一個人是來自大陸的、從小在非英語環境中長大的中國學生。她渴望認識新的朋友,想融入美國的生活,但這次經歷讓她突然發現:想完全融入美國人的圈子太難了。


沒等到與媽媽約定的視頻通話時間,宇心迫不及待地給媽媽打去了電話。在電話里,媽媽開導她,如果改變不了自己的膚色、血脈這個事實,那就大膽地迎接這種不同。這個電話講了4個多小時,結束的時候,宇心平靜多了。


勇于溝通收獲成長


另一種挫折來自文化差異導致的不理解。到美國次期中考試之后,劉宇心看見英語老師的評語就崩潰了:“你表面上也挺用功的,怎么效果不大?你是不是有些裝模作樣?”宇心覺得特別委屈,在與媽媽的視頻中差點哭出來。媽媽鼓勵她去找老師聊聊,告訴老師自己原來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中讀書,目前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是什么,和老師共同探討改進的辦法。一定要經過嘗試、努力后才知道結果。


在媽媽的鼓勵下,宇心給英語老師發了一封郵件,約他見面。第二周他們進行了單獨交談。聽了宇心的陳述,英語老師驚嘆:“太難以置信了!你原來一直在純中文的環境里呀,如果讓我忽然做那么大的轉變,還不如殺了我!”期末考試后,這位老師給出的評語截然不同了:“你是個百折不撓的學生!”


宇心回憶,初到美國的年,遭遇了不少挫折,到了第二年后,逐漸適應了美國人的生活、思維習慣后就發現,之前自己所糾結的問題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盡管還是會有美國同學喜歡用“有色”眼鏡視她為不同,但劉宇心已經不再畏懼,她開始懂得勇敢地溝通,主動去爭取。


回想這兩年來的經歷,宇心總結說,自己從小就受家庭教育的影響而相信凡事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成功。同時,她也增長了見識、心胸更加開闊。了解到了世界另一端的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如需了解更多留學相關信息,可致電沃爾德留學中心咨詢4000-600-680!

?
電話 微信 首頁 在線咨詢 微博
  • 深 圳
    福田區福田街道138號國際商會大廈B座1103-1105
    TEL:0755-8279 8279
    E-MAIL:sz@BetterDoer.com
  • 珠 海
    珠海市高新區金玉路199號香山中心803室
    TEL:0756-216 9506
    E-MAIL:zh@BetterDoer.com
  • 青 島
    青島市市南區延安三路109號華通中聯云芯產業園B2-420室
    TEL:0532-8386 0068
    E-MAIL:qd@BetterDoer.com
COPYRIGHT 2014 WORLD EDU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2020143號-1
友情鏈接:沃爾德許愿墻
  • 姓  名
  • 電  話
  • 郵  箱
  • 就讀學校
  • 意向國家
  • 意向專業
免費評估

掃一掃成沃爾德微信好友
提前獲知最新留學資訊
最新Offer播報:
在線聊天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