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年收入多少才能過上中產生活?
標準的答案是一對夫婦帶有兩個未成年孩子的四口之家需要年收入70000美元。但十個指頭不一般齊,過中產生活的收入也就變成了四口之家的年收入可以在40000至100000美元之間。而按照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在全美四口之家家庭中,收入低的25%家庭年平均收入為50800美元,收入高的25%家庭的平均收入為122800美元,而四口之家的年中位收入為80600美元。設立家庭理財規劃是過上中產生活的一個基礎,因為不論是收入低還是收入高的家庭都會面臨生活開支加大的挑戰,而要想維持較為舒適的中產生活,就要合理規劃家庭的儲蓄和支出,因為支撐中產生活的幾大要素都是要以支出做為代價的。
收入多少才能過上中產生活
在美國論及中產階級有句笑話,說的是人人都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即使是收入百萬、千萬的人也不愿意稱自己是富翁,而是喜歡以中產階級自居。至于低收入家庭也不愿意帶著窮人的高帽,干脆也把自己列入中產階級行列的一員。事實上,在美國能過上中產生活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別是中上中產階級家庭的收入和資產差不多等于一個小富人。那么在美國人心目中,什么樣的收入才能過上中產生活呢?
在美國人心目中一個四口之家要過上較為舒適的中產生活,年收入要在70000美元。這樣的收入水平過上中產生活應當說比較靠譜,美國學者曾把年收入75000美元列為金錢可以帶來幸福的臨界點,年收入低于75000美元,就會有差錢的感覺,而人這一差錢,那就不幸福了。要想幸福也不是非要金山銀山,收入一但超過75000美元,金錢就對幸福感不起大作用了。不過人過日子,每家的過法會不同,多少收入才能滿足中產生活的需要,掰開指頭算那也是五個指頭不一般齊。論及過中產生活,白人說年收入需要70000美元,黑人講怎么地也得75000美元,講西班牙語的南美洲移民要求不高,50000美元就夠。
年齡不同、有妻兒老小和單身漢過日子的人,對多少收入可過上中產生活的的答案也不一致。
18至29歲人群認為70000美元足夠了,30至49歲人群表態哪得需要76000美元,50至64歲人群也不甘心,怎么地也需要75000美元。65歲以上老人省心,年收入55000美元就能讓他們過上個中產生活。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就是有文化,這一有文化什么事情都得來個高標準。年收入80000美元是大學以上學歷者對過中產生活的收入要求,高中學歷以下的人就不能這么攀比了,他們認為年收入60000美元就可以享受中產生活了。
收入越高對過中產生活的收入要求也越高,收入越低過中產生活的門檻也隨之下調。年收入30000美元以下的人群容易打發,40000美元是他們過中產生活的門檻。年收入30000至49999美元之間的人群也很實際,只要收入達到60000美元,就鐵定可以過上中產生活。
年收入50000至99999美元的人群是地地道道的中產階級,他們心目中過上中產生活的收入標準也就就是金錢能大限度帶來幸福的標準,年收入75000美元。而年收入100000美元以上人群,基本上就是奔小富人去的主,要讓他們和其他收入人群看齊是做不到的,這類收入人群把過中產生活的收入定為100000美元,可以說是進一步提高了中產生活的標準。
表1:四口之家過中產生活年收入要多少調查一覽表(美元)
人群分布 | 年收入 | 人群分布 | 年收入 |
所有民眾 | 70000 | 收入100000以上 | 100000 |
白人 | 70000 | 收入50000-99999 | 75000 |
黑人 | 75000 | 收入30000-49999 | 60000 |
西裔 | 50000 | 收入30000以下 | 40000 |
18-29歲 | 70000 | 城市居民 | 70000 |
30-49歲 | 76000 | 郊區居民 | 75000 |
50-64歲 | 75000 | 鄉村居民 | 55000 |
65歲以上 | 55000 | 東部地區居民 | 85000 |
大學以上學歷 | 80000 | 中西部地區居民 | 60000 |
大專學歷 | 70000 | 南部地區居民 | 70000 |
高中以下學歷 | 60000 | 西部地區居民 | 80000 |
四口中產家庭的基本開銷
年收入50800美元的四口之家可以過上中產生活,但生活上的挑戰比較大,這類家庭更需加強理財規劃,而且在家庭支出上不可太高攀。年收入50800美元的家庭支出的大項目是食品、服裝、水電煤氣等基本生活消費,一年的支出約需要17900美元。可以說這類家庭還是處于中產生活的原始階段,先保證豐衣足食、吃穿不愁,然后再錦上添花。這錦上添花的事頭一件就是要擁有自己的住宅,
年收入50800美元的家庭應當說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實現住房夢,他們可以買的起房,但住宅價值屬于大眾化。按照這類家庭的收入如果購買150000美元以下的住房不會對家庭生活造成太大的壓力,每月房貸、地產稅支出10900美元也在情理之中。
擁有汽車好處是方便、但汽車的支出不小,也容易成為家庭的財務負擔。美國中產生活的一個要素是每個成年人擁有一輛汽車,夫婦家庭如果擁有兩輛汽車,買車不現實,不管是新車還是二手車,每輛車的購價不要超過7500美元也算湊合。這樣一年下來汽車的分期付款、汽油錢等化費要在7900美元。有工作的人大多會由雇主提供醫療保險,但孩子的醫療保險父母還需掏出一筆錢,一年的全家醫療保險支出3800美元,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兩個孩子要上大學,父母就要未雨綢繆,每年為孩子的大學教育費用積攢1800美元。但在實際上即使父母每年能為子女教育經費攢下1800美元,要供孩子上大學費用還是差了一大截。家長辛辛苦苦積攢下的教育費用只能滿足孩子上兩年制社區學院和兩年大學的部分費用需求,除了需要教育貸款外,子女還必須住在家中以節省住校的花銷。
退休儲蓄上自己拿一部分錢,雇主也補貼上一些錢,一年退休儲蓄積攢1000美元,也算是為養老盡盡心力。家庭度假能成為中產生活的一部分自有它的道理,這就要有勞有逸。考慮到年收入50800美元的家庭年年全家度假有點太奢侈,兩年來一次,每年平均度假支出平均下來1500美元還可以接受。收入低繳稅自然少,按照年50800美元的收入,一年繳稅6000美元,稅率在11.75%,也算合理。
美國四口之家的年中位收入是多少?
以上談的是過中產生活需要的收入情況,同時中產生活也與家庭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追求密切相連,按照美國商務部對中產階級的調查,美國家庭要過上中產階級生活,以下幾大要素是不可缺的。首先是要擁有住房、其次是每個成年人要有一輛汽車、接下來是孩子能夠接受大學教育、大人孩子有醫療保險、還有退休時生活要有保障、后是家庭每年可以去度假。
一對夫婦帶有兩個未成年孩子是典型的美國家庭結構,這類家庭構成了中產階家庭的主體。在美國四口之家家庭中,收入低25%家庭年平均收入為50800美元,高收入25%家庭的平均收入為122800美元,而四口之家的年中位收入為80600美元。同為四口之家,但年收入50800美元和年收入122800美元的家庭在生活上會有很大的差異,即使這些家庭的生活均可稱之為中產生活,但在生活上的各類支出上會有緊有松。設立家庭理財規劃是過上中產生活的一個基礎,因為不論是收入低還是收入高的家庭都會面臨生活開支加大的挑戰,而要想維持較為舒適的中產生活,就要合理規劃家庭的儲蓄和支出,因為支撐中產生活的幾大要素都是要以支出做為代價的。
年入8萬花錢也要悠著點
年收入80600美元的家庭過的是典型的中產生活這已不容質疑,按照美國中產生活的標準,年收入80600美元的家庭在生活支出上其實也要悠著點花錢才行,盡管生活質量看起來有所提升,但要化的錢也水漲船高,稍不留意也會入不敷出。
在住房上,年收入80600美元的家庭如果購買200000至250000美元的住宅可以說經濟上完全承擔得起。美國的中位房價在180000美元左右,200000美元以上住宅在美國大部分地區還算不錯的住宅。在住房上的開支每年約在17600美元,負擔不算太重。在生活上的支出也是年收入80600美元家庭所有支出的大項,每年需要23200美元,看起來即使是過上中產生活,這吃穿和日常生活的開銷也是頭等大事。
收入高了,消費起來也就有點高標準了。年收入80600美元的家庭在買車上就有了底氣,不需要買二手車代步,夫妻倆每人買輛20000美元的新車基本上不需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當然要享受就需付出,每年汽車開銷起碼需要12400美元,比年收入50800美元在汽車上的開銷要多出4500美元。
在醫療保險支出上,年收入80600美元家庭的年支出要5100美元,這主要是因為低收入家庭可以獲得政府的一些補助,而收入高了自然就得多從自己的腰包里掏錢。年收入80600美元的家庭算是經濟條件不錯,因此送孩子上大學起碼可以選擇公立四年制大學,家長每年要為子女的教育費用積攢4200美元,同時子女需要獲得獎學金或是一部分教育貸款,這樣才能保障他們的大學教育順利完成。
在退休儲蓄上,這類收入家庭的支出也會高一些,一年大約需要投入2500美元。至于家庭度假的花銷那也是省不了的,每年一次家庭度假至少也需要3000美元。以上的花銷是為家庭生活而出手,而后還要為山姆大叔做貢獻,收入多了,這稅也多,賦稅支出一年大約需要12400美元。
高收入中產家庭開銷也大
人們常說收入高,這日子自然好過,但收入高的家庭也有難念的經,錢多了是好事,但需要花錢的地方也多。不過肥水不流外人田,花出去的錢是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這也算是能掙會花。在年收入122800美元收入的家庭,當仁不讓可以買得起大房子,至于叫不叫豪宅只能因地宜。這樣收入的家庭購買的住宅價值可以在40萬元左右,每年用在住宅上的開銷約在30400美元。醫療保險支出與8萬元收入家庭的支出差不多,一年5100美元。購買汽車可以稍微奢侈一點,每輛汽車的價錢可以在30000美元,如果只買一輛車,就可以享受一下豪華車的風光。盡管如此,一年在汽車上的花銷15400美元基本上可以應對。
收入高了,對食品、服裝的要求就會來點高標準,一年下來圍繞著家庭生活的支出需要30300美元,僅比住房支出少了那么一點點。子女教育儲蓄每年需要6800美元,這樣可以供孩子上四年制私立大學。年退休儲蓄可以多放一些,4100美元可謂不算多。至于家庭度假,就不要緊緊巴巴了,一年兩個星期的度假,也就是花費6100美元。掙得多不僅花的也多,更重要的是交的稅也多。年收入122800美元家庭一年向政府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需要24600美元。
表2:四口之家中產生活的基本開銷(美元)
生活支出 | 50800收入家庭 | 80600收入家庭 | 122800收入家庭 |
住房價值 | 143800 | 231400 | 400300 |
年住房支出 | 10900 | 17600 | 30400 |
年醫療保險支出 | 3800 | 5100 | 5100 |
年汽車支出 | 7900 | 12400 | 15400 |
子女教育儲蓄 | 1800 | 4200 | 6800 |
家庭度假支出 | 1500 | 3000 | 6100 |
年退休儲蓄 | 1000 | 2500 | 4100 |
年生活支出 | 17900 | 23200 | 30300 |
賦稅支出 | 6000 | 12400 | 24600 |
近八成中產對家庭生活感到滿意
收入高、有錢了,這就叫向中產階級跨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但作為一個社會階層,中產階級還要擁有其社會價值和生活觀。美國中階級所具有的社會價值觀包括:對人生活未來要有規劃、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通過辛勤的勞動和教育提升自身的經濟地位、能夠使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有能力應對生活中的艱辛、有能力不斷積累家庭財富、遵守法律。對于生活狀況,雖然多數中產階級家庭感到歷盡艱難,但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還是較高的。在皮由中心所做的民調中,78%的中產階級受訪者對家庭生活感到滿意,67%的人對現有的住房條件滿意,61%的人對子女的教育狀況感到滿意。對于家庭財務狀況,感到滿意的人數比例只有32%,由此可見差錢成了中產階級家庭在過去10年大的困擾。當然差錢不僅僅是中產階級面臨的困擾,整個美國社會似乎得上了差錢癥,美國高收入家庭也僅有49%的人對家庭財務狀況感到滿意,而低收入家庭對家庭財務狀況感到滿意的比例只有13%。
好的消息是,盡管日子變得艱難,但近八成中產卻對家庭生活感到滿意。根據調查,在18至24歲中產家庭中,有69%的家庭對生活感到滿意。在25至34歲中產家庭中,有86%的家庭對生活感到滿意。在35至49歲中產家庭中,有83%的家庭對生活感到滿意。在50歲以上中產家庭中,有74%的家庭對生活感到滿意。在已婚的中產階級人群中,有84%的人對生活感到滿意。而在未婚中產階級人群中,有69%的人對生或感到滿意。有孩子的家庭養兒育女花銷大,但在美國有18歲以下孩子的中產家庭中,有84%的家庭對生活感到滿意。而在沒有18歲以下孩子的中產家庭中,對生活感到滿意的家庭比例為75%。看起來盡管養孩子操心費力,但有了孩子就等于為生活帶來了樂趣,雖然辛苦,但卻也可以體驗到生活中闔家歡樂的幸福。
房地產泡沫讓一部分美國人的住房夢成了噩夢,但仍然有近七成的中產家庭對現有的住房條件感到滿意。在擁有住房的中產家庭中,有77%的家庭對住房條件感到滿意。而在租房的中產家庭中,只有46%的家庭對住房條件感到滿意。如果從年齡段觀察,年齡越大的中產家庭對住房條件滿意的比例越高,這說明年輕人在擁有住宅上還不盡人意,而老年人的住房家底相應來說比較厚實。在18至24歲中產家庭中,有56%的家庭對住房條件感到滿意。在25至34歲中產家庭中,有60%的家庭對住房條件感到滿意。在35至49歲中產家庭中,有67%的家庭對住房條件感到滿意。在50歲以上中產家庭中,有72%的家庭對住房條件感到滿意。如需了解更多留學相關信息,可致電沃爾德留學中心咨詢4000-60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