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計劃留學美國,英國,還是加拿大,不管你是申請高中,還是大學,你都繞不過推薦信這項共性材料。目前正值申請季的你,推薦信該怎樣準備呢?看看下面這些坑,你有沒有掉里面。
誤區一:過分夸大事實。
中國人寫的推薦信往往在招生官眼里會打折扣,就是因為夸大其詞。既然你的數學方面天賦秉異,每次考試全班,你的SAT數學離滿分還差很遠?既然你聰明絕頂,各方面都是數一數二,如此,還來留學干嗎?推薦信的目的是呈現申請人多方面的表現,佐證申請人的優勢和亮點,但不是夸夸其談。我們建議推薦信的論調是積極的,但也要和實際相結合,不然,你的GPA,標化成績分分鐘打臉。
誤區二:缺乏事實支撐。
想想小學中學那會,學期報告上,老師的評論部分讀起來跟政府的外交辭令一樣,盡是些官腔的評語,鮮有描述與我相關的事例和場景。其實不怪老師,這就是Chinese style,但問題是老美不吃這一套啊。一封好的推薦信是申請者自我營銷戰略里至關重要的部分,能夠通過列舉真實的,具有啟發性的事例或者描述申請人在某方面具備的潛力和特長,與其余申請材料配合,進而支撐整個申請定位。使申請人在眾多與自己條件相當,甚至比自己條件更的申請群體中脫穎而出。但要注意,單單靠一封好的推薦信,很難達到被美國大學錄取的目的,推薦信講究的是“與其余申請材料的呼應和配合”。
誤區三:找不熟悉的牛人作推薦。
推薦人必須要熟悉你的學習或者工作。推薦人的身份要合理,班主任,任課老師,系主任,課外活動見證人,教練,實習領導,工作上司等等都可選。不要去找一些莫名其妙的社會名流,國外親戚,或者根本不認識你的校領導。頭銜再高,跟你沒什么關系,對你一無所知,編出來的東西一點可信度都沒有。當然,如果確實是存在對你的成長或者學業工作有一定了解的大牛,強烈建議拿下這個推薦人。畢竟,在當今中國人的推薦信含金量大打折扣的大環境下,這些大牛的推薦信可信度更高一點。
誤區四:內容雷同。
有些國際學校,一屆上百學生只有一個升學顧問即counselor。有些counselor甚至沒辦法從學生堆里把你的臉認出來。可想而知,你的推薦內容怎么可能有個人特色呢。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建議你們要提前做準備,比如提前一年去找counselor聊一聊申請的規劃,保持密切的溝通,讓他知道你除成績以外的表現,爭取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不僅是counselor,其他任課老師也一樣。
誤區五:跟推薦人預約太晚。
曾經有學生申請要遞交了,才知道數學老師已經被約滿了,拒絕給他寫推薦信。這個學生可是申請數學專業的,缺了這封推薦信,哪個學校會錄取?后來,這學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說服數學老師,在繁忙的工作當中抽出時間給他補了一封推薦信。前車之鑒,大家一定提前至少三個月就跟推薦人預約好。并且,保持聯系,保持聯系,保持聯系。比如有個學生明明提前說了的,可是老師壓根不記得有這么回事。
誤區六:三封推薦信語調和表達相似。
大多數大陸學生的推薦信是自己和中介共同完成的,這確實是很無奈的一個現狀。如果遇到不夠專業的文案老師,可能一兩個小時就給你寫出三封推薦信了。你乍一看似乎沒問題,但再仔細看看,稱謂是否都是Dear admission office?字體是否都一樣?這樣的推薦信提交過去,估計招生官掃一眼就懶得看了,毫無加分。所以,三封推薦信的語調,表達,格式,內容都應該有所不同。比如,班主任可以評價你在學業以外的表現,而任課老師的側重點是你在該科目的學習表現。
更多有關留學的資訊,敬請致電沃爾德留學中心4000 600 6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