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學安全
全球大環境下,能夠減少留學風險的,還得靠正在留學的中國學生自己。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從家長擔心的
留學安全問題的重要程度來看,居前四位的是身體健康、財務安全、校園暴力、社會治安。出國前對留學目
的國的文化風俗、社會狀況和法律等方面進行過系統了解的學生僅占9.4%,大部分學生并不了解要去的國家
到底什么樣,甚至不知曉海外有哪些安全機構和緊急事件求助渠道,特別是低齡留學的孩子。
2.低齡留學
2016年,一部電視劇《小別離》,火了低齡留學。
家長的苦心能夠理解,但低齡留學帶來的問題,亦不容忽視,比如“成績下滑”“輟學”“抑郁癥”等不良
后果。研究發現,“95后”“00后”等中國低齡學生海外留學,往往需要花3個月到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
適應留學生活,其中很多根本就不具備到國外留學的能力。綜合起來,他們的痛點,無非社會交往能力太差
,難以走出華人小圈,團隊協作能力不足,無法融入國外課堂,批判性思維能力弱,過分強調死記硬背,財
經素養欠缺,理性消費意識薄弱等。
3.留學質量
2016年《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顯示,中國學生因為學術誠信問題遭到美國高中開除的比例正在增加。
事實上,不只是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也出現中國留學生因學業完成率低而受關注的狀
況。有海外教授吐槽“中國學生學習英文原版教材困難”,甚至有院校因為中國學生而無奈調整教學大綱。
海外留學質量問題,無外乎三種。首先,學術誠信問題,比如論文抄襲、代考、代課、成績造假等。其次,
學術不達標,因為用外語做學術,加上選課不夠科學,造成中國學生遇到大量外文課外閱讀材料時根本讀不
懂,無法完成小組討論,更不用說用英語完成學術論文。再其次,文化適應問題及觸犯留學所在國的法律。
那么,如何提高海外留學質量?答案是堅守學術操守,保持“勤奮”,同時有意識地了解當地文化并規避法
律風險。當然,保證留學質量,還離不開家長的支持。
4.社交媒體平臺
微信、微博、人人網、“臉譜”……這些社交媒體平臺,已經深深融入到我們的生活里。去年上半年,一名
就讀于美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慘遭開除并被遣返回國,罪魁禍首竟然是其在社交網絡上上傳的“玩笑”言論
和照片。無獨有偶,一名在加拿大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在2016年被遣返回國,其背后原因讓家長高呼“大失顏
面”。原來,當地警方在該同學手機微信里,發現了大量“黃色表情包”,甚至相當“污”的影像片段。
這一切都表明,社交媒體平臺,正在呼喚留學生以正確的方式打開。
5.海歸“雙創”
16年8月16日凌晨1點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顆衛星,名為“墨
子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先于歐美擁有量子通信覆蓋全球的能
力。“墨子號”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是潘建偉,中科院院士,同時也是一名海歸。在2016年,以潘建偉為代
表,越來越多的海歸主動促使海歸“雙創”工作轉型升級,不斷為其注入著新血液和新詮釋。
有專家預言,3年之內,海歸人數會基本與出國人數持平,甚至反超。2016年,在大學生就業整體嚴峻形勢下
,海歸群體存在由“海龜”變成“海椒”甚至“海帶”的集體憂慮。然而,這并非意味著海歸不再“吃香”
,提高自身競爭力方為王道。
更多留學資訊,敬請致電沃爾德留學中心4000 600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