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5年4月14日,歷史上的今天有故事。正如電影《泰坦尼克號》(Titanic)中所述,1912年的4月14日,船上時間夜里11時40分,巨輪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15日凌晨2時20分,大船裂成兩半后沒入大西洋。2208名船員和旅客中,僅有705人生還。不過,我今天要說的不是這部經典電影中“You jump,I jump!”的絕唱故事,而是與冰山相關的“冰山一角”理論。
在很多領域內,人們都曾提到“冰山理論”,如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與布羅伊爾于1895年合著作品《歇斯底里研究》(Studies on Hysteria),并在書中提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樣,露出來的僅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識的層面,剩下的絕大部分是處于無意識的。而在文學領域,美國作家和記者、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于1932年在其紀實性作品《午后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中,也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則”,且認為作者寫作中只應描寫“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水下的部分應該通過文本的提示讓讀者去想像補充。
海明威自己在寫作中也踐行這一原則,尤其在其短篇小說創作中,他盡量刪除一切可有可無的語言,將其豐富含義與多樣化的行文形式統一在簡約的整體結構之中,簡約且含蓄,形成其獨特的“冰山風格”,頗具極簡主義特色,推薦閱讀《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文/英澳文案部Viann老師
2015/04/14
2025年9月4日雅思真題發布:Topic Set 1PART 1. Do you study or work? How much timedo you spend on your ...
2025年8月28日雅思真題發布:Topic Set 1PART 1. Do you prefer to spend time withone friend or with a gr...